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我们大学生活的精神港湾,承载着青春岁月的点点滴滴。然而,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与价值观念汇聚于此,就像不同频率的音符交织,有时难免奏出不和谐的乐章,让原本温馨的宿舍,悄然化作情绪内耗的“耗能厂”。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宿舍关系能量调节技巧,将宿舍从“耗能厂”转变为“充电厂”,4月16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的蔡远老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传授实用妙招。
蔡老师深耕于大学生心理咨询领域多年,处理过诸多因宿舍关系引发的复杂案例。他首先以Deepseek的搜索结果引入话题,阐释大学宿舍的常见问题,如:生活习惯差异引发的矛盾、人际交往与性格摩擦、公共资源分配纠纷、矛盾升级与长期冲突等。大学宿舍生活正所谓“过活很简单,过好不容易”。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呢?
蔡远老师从以下八个方面为我们答疑解惑:
1. 大学宿舍,是我用来锻炼能力的。
2. 大学宿舍,是我用来寻找同伴的。
3. 大学宿舍,是我用来磨练认知的。
4. 大学宿舍让我知道,我可以与别人不一样,别人也可以与我不一样。
5. 大学宿舍让我知道,喜欢和讨厌,可能并不需要理由。
6. 大学宿舍让我知道,想要什么要说出来,没必要等待别人的理解。
7. 大学宿舍让我知道,善良和刻薄,可以共存在每一个人身上。
8. 大学宿舍让我知道,不做那个中心,我也可以很舒服。
蔡远老师的一番解惑,恰似穿透迷雾的一束光,让我们跳出思维的桎梏,重新审视宿舍关系中的种种困扰。原来,每一次摩擦都是相互理解的契机,每一场争执都是心灵交融的前奏。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讲座学习心得:
-1-
“在这次的讲座结束以后,我认识到大学宿舍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矛盾,当矛盾发生时,应当抱有宽容的心态,尽快的解决矛盾。除去自身之外,当宿舍的其他成员发生矛盾以后,也应当出手调节,避免矛盾向不可控的方向转化。”
-2-
“在参加这个讲座之前,我曾认为宿舍问题不过是琐碎的日常生活摩擦,忽视了背后的能量流动规律。应对这种摩擦,我往往通过一个人的让步来减少矛盾的产生,而这种让步却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听了蔡远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一味退让不能解决问题,而应主动沟通,并改变自己的认知,将耗能厂转变为充电厂,为自己的宿舍生活赋能,也为自己的人生赋能。”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不妨“以包容为舟,以理解为桨”,重新激活宿舍的生命力。让宿舍成为温暖的精神家园,成为我们在南审逐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与舍友相伴,共同书写青春华章。
Copyright,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浦口区雨山西路86号,2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