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晚,泽园书院邀请了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汪祖杰教授在敏达208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讲座——儒家十三经精粹脉络,旨在理清儒家十三经精粹脉络,以便同学们更深刻地领悟中华智慧和经典魅力。泽园书院副院长钱永红主持讲座,并对汪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汪教授以中华传统智慧的核心“精”与“一”开篇,带领我们走进了美妙的国学世界。“精”有四个方面,即“精准、精炼、精细、精彩”。古代典籍中说到的“惟精惟一”正是体现了“精”和“一”的智慧。因此我们才要了解国学精粹,以此感悟国学的道义。
汪教授对国学进行了概述,并整理了国学体系。国学体系,即“霸、道、儒”。霸即地,代表权力;道即天,代表政策;儒即人,代表礼义。其中,儒学以其“仁道”的思想,成为千百年来国学的主流。由国学的主流引入儒学脉络,汪教授首先用 “礼、道、理、心”四个字概括儒学脉络。周礼包括周易、管子、老子、孔子、荀子,而汉制包括经学、黄老、佛学、理学、心学。
在对儒学做了总体的介绍后,汪教授介绍了的儒学本质——人本主义。细看“儒”字,是一个“人”字加上一个“需”字。在道卦当中,“需”有雨水、河流的含义,是用来求雨的一卦。雨水与农业息息相关,与民生息息相关,恰恰反映了人本。随后,汪教授为我们阐释了中华智慧的发端。它一方面起源于先夏四书,另一方面则起源于各种正史和野史。由这些古代智慧出发,汪教授生动地讲述了炎黄子孙充满神话色彩的来历,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接着汪教授又详细地介绍了儒学十三经这一儒学精粹。所谓儒家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礼记》、《周易》、《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中的每一本各有千秋,都凝结着中华传统智慧,五经则为其核心。其中,《礼》以节人,《乐》以发,《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通化,《春秋》以道义。太史公就曾说过,五经“可以解纷”,足以可见其重要作用。汪教授还与我们分享了五经有趣的排列顺序。他认为,《书》为根本,应当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礼》、《易》、《诗》、《春秋》。
最后,汪教授讲述了从春秋战国一直到宋明时期的思想发展以及儒学成就,并为同学们推荐了《春秋繁露》、《礼记》等经典著作。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学习经典,弘扬中华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同学们受益匪浅,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汪教授的感谢。
撰稿:刘珊谷 沈瑞瑩
摄影;朱韵伊 张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