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与价值

发布者:泽园新宣发布时间:2017-05-04浏览次数:1311

《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与价值

东南大学陈怡教授来我校为学子们带来《道德经》文化系列讲座。陈怡教授的讲授分为:“《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与价值”和“《道德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学子们阐明了《道德经》中的“道”与“德”的含义,还为大家阐述了《道德经》的精神内涵,《道德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内容丰富的讲座让大家受益良多。

在讲解《道德经》第一章至第十二章时,陈教授首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陈怡教授说,《道德经》只有5000字左右,甚至还不及一篇论文的长度,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能用这么少的文字来阐释哲学的全貌,且对一个民族的思想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接下来陈教授按章节顺序与同学们一起细细品味《道德经》。第一章是道论之纲,古人写书讲究开门见山,论述了“道”到底是什么,以及“道”的一系列特性。第一章用赋的手法,强调了无和有的辩证性,这是万物的奥妙。陈教授说:“道最主要的意思是规律,但是以后的一些人,把道固化了,那是误解了道。”

点击查看原图

第二章与前一章不同,先现象后规律再总结,这是比的手法,讲的是为官之道,里面的一些思想,仍值得现在的官员去学习,这就是经典的力量。然而现在总有一些人曲解老子的意思,无为其实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道法去做事情,去做好事情。以后的几章,都体现到了这一点。为无为,私无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都是这个意思,这是为官的辩证法。第八章上善若水,老子用兴的手法,认为道和水一样,利万物却又不与万物争。

陈教授为同学们阐释第十三章中“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含义,这句话说的是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一样,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得宠是卑下的,人们骤然得到它,为之惊喜,一旦失掉,为之惊惧,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人们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人们有身体;如果人们没有身体,又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以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陈教授又引经据典,借《庄子·让王》、王艮的《明哲保身论》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随后陈教授以“宠辱不惊,闲看庭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对联结束,掀开了新的篇章。

陈教授以接下来的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讲解了“道”的含义与“道”的表现,第十七章是一篇关于为官之道的章节。老子指出,做的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最好的统治者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了,老百姓会有一种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感觉。让百姓自然而然的遵从统治者的命令才是最好的。

接下来陈教授又重点讲解了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章讲的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的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至此,陈教授结束了《道德经》上半部分关于“道”的讲解,接下来是关于“德”的讲解。

点击查看原图

陈教授从第三十八章讲起,着重讲解了“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的含义。有一些人,以“先知先觉”自居,在老子看来,他们只是处在“道”的表面,却不了解“道”的精华,而大丈夫(真正的圣人),他们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他们善于抓住事情的本质,而非在表面做文章。陈教授认为,本章为《德经》之纲,集中论述了“德”的特性:不德,无以为;高于仁、义、礼,并强烈地批判了礼的虚华和愚民的本质,提倡要处实去华。

接着,陈怡教授从《礼记·乐记》、《管子·心术上》、《左传·桓公二年》中分析“德”的内涵,最终得出了“德者,得事宜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结论,即“行直心”。

陈教授还讲述了“道”和“礼”的关系。和“礼”相比,“道”是最高层次的,“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德”,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道德”,“道”在事物中的体现是“道义”。因此,“礼”和“德”是并列存在的,都是“道”的下属范畴。

此外,陈怡教授重点讲解了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鲜这道菜一样。这里的“小鲜”是指小鱼,说明要把小鱼烹饪好,是有相当难度的,厨师必须要有十足的耐性。对于一个大的国家而言,一个政策从上到下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政策朝令夕改,不能持之以恒,国家就很难治理好。

陈怡教授着重总结了《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价值与中华文化流变之间的关系。

陈教授首先强调道家主张的“无为”辩证思想。他用美食家善于利用食物原味的例子,生动地阐释了事物的两面性。“舌存齿亡”的故事和水蕴含的巨大力量都赞扬了“柔弱胜刚强”的力量,再次印证了辩证的思想。此外,《道德经》中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做人方面,人应该先学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地方,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事。学会了做人,便要学做事。老子秉承“不为大方能成其大”的观点,认为做事应该从“毫末”做起。同时,应明确“破镜难圆”、“覆水难收”的道理,做事重承诺,不轻易与人结怨,在事情成型以前做起,始终保持谨慎。这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十分深刻的启示。

接着,陈教授为我们勾画出了《道德经》中的治国理念,讲述了“以道治国”和“以智治国”的区别。此处的“智”意为小聪明,说明治国不应凭借小聪明,而应遵循天道,以大智慧治国,使万物返回到正轨。因此,对民众的惩罚制裁不应仅仅遂了统治者的愿,而应由天道决定。其次,老子在治国中强调了以民为本。官员与统治者应当做到“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有在民众之下的觉悟,不抢在民众前面争好处,在有困难时要走在前面。好的统治者应当有自知之明,不压迫民众,不惧怕民众,把民众放在第一位,对民众充满同情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使民风保持淳朴,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状态。在战争中也能运用同样的道理。俗话说“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只有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对人才谦逊,对敌人不轻视,“不为主而为客”,才能取得胜利。

最后,陈教授总结了《道德经》的思想精髓和价值。《道德经》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从治国和修身两个角度出发,展现了老子的哲学智慧和人生智慧。其思维方法为“反向思维”,着重提出了“无为”的理念和“有无”的关系,为古今中外所称道。老子发现的“道”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成为了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德经》中通透的哲学思想起到了雾里看花的作用,成为了人类共同的财富。

陈怡教授对同学们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人生境界,寻求人生的大智慧,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刘婧瑜、谢芸韵、郑思嘉、沈瑞瑩

摄影:胡蝶、吴亚楠、王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