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记童瑞连老师讲座
6月5日晚6:30,应泽园书院邀请,南京审计大学培训教育学院的童瑞连老师在敏达105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王阳明心学的精彩讲座,童老师用自己平易亲切的言语、通俗幽默的阐释和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和心学思想。
讲座伊始,童老师先从“王阳明是谁”入题介绍了王阳明的出生传奇以及姓名别号的由来。王阳明,幼名“云”,五岁时被祖父更名为“守仁”,语出《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后因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而被学者称为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更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其心学的发展之路与那些波折却也是密切相关。童老师便将王阳明的生平年谱和他心学发展的阶段相结合介绍了阳明心学的诞生和发展、应用与升华。从格竹失败的刻骨铭心到龙场悟道的醍醐灌顶,再到临终时刻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的生平波澜尽数涌现,让人为之入迷。
紧接着童老师便向大家具体介绍了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即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54岁时,王阳明辞官回乡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这数年的风起云涌之中无论是平定盗贼和叛乱还是立院讲学莫不是王阳明对自己思想与学说的应用和实践。
讲座最后,童老师指出虽然阳明心学存在着没有标准的问题,但是其意义和影响却是十分深刻的,对于我们来说更是由外向内追求自我提升的思想方法。面对纷繁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要能有强大的内心和自己独立的标准,不逃避问题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童老师如是说。在场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对童老师的到来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撰稿/泽园院长助理团 孙文轩
摄影/泽园院长助理团 孙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