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泽园书院辅导员工作坊成功举办第四十八期活动,主题为“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共筑青年成长之路”。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玉淑为辅导员们带来专题分享,围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李玉淑从概念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她首先阐述了生涯规划与学涯规划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对比分析职业规划教育与传统就业指导,强调了生涯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在价值逻辑方面,她分析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同时指出:生涯教育本土化进程仍显不足,过度依赖测评工具,未能充分融合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对人生价值意义的终极关怀。此外,她还指出,当前的就业指导过于侧重宽泛的讲座模式,精确化个体咨询不足,同时存在盲目追求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的现象,学生就业意愿不强、求稳心态明显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理论逻辑方面,她梳理了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生涯理论、后现代生涯理论等西方理论的发展脉络,并重点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她提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当以“为谁培养人”为逻辑起点,“生涯素养的培育”为核心使命,“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涯建构”为本质内涵,“成为大写的人“为价值主线。
在实践逻辑方面,李玉淑详细讲解了如何做好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提出了五大关键举措: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构建覆盖大学四年的系统化生涯教育体系;多元化就业观念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体系化就业能力提升,通过课程、实习、实践活动等提升就业竞争力;规范化就业咨询服务,加强个体咨询指导,提高精准度;特色化就业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她强调,生涯规划课程应当建立“大水漫灌”与“细水滴灌”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生涯教育,也要针对个体需求提供精细化指导。
此次活动为辅导员们提供了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辅导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他们对生涯教育的理论体系、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未来将在实际工作中深化生涯教育理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