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子足迹 |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南京审计大学“万象归春”社会实践团队对话非遗探寻传承之法
发布时间: 2023-08-02 浏览次数: 64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呼吁广大青年加强“文化自信”,践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理念,南京审计大学“万象归春”社会实践团队聚焦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的交互式影响模式,从南京白局和苏州昆曲两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分析、深入采访和对比调研,探索新时代“非遗+”传承模式的新可能性,以此激励当代青年进一步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寻访南博——以博闻初涉非遗之路

天下文枢南京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诸多文化中,以南京方言为内核的南京白局独树一帜,别具风格,至今已传承七百多年。711日,“万象归春”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博物院艺术馆、非遗馆和历史馆进行调研通过回溯过去感悟戏曲文化,寻找南京白局和苏州昆曲留下的历史足迹。

南京白局和苏州昆曲都被列入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团队本次参观的重点在于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形成于云锦织机房,与寸锦寸金的“南京云锦”有着深刻的渊源,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武术等,曲词雅典、行腔婉转、表演细腻,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在2008年被列入人类非遗作为江苏的地区代表非遗,白局和昆曲在艺术性上各有千秋,目前的发展阶段却有所差异——相较于白局,为何昆曲拥有更广泛的流传度和传唱度呢?这个问题也深植在团队成员的心中。


调研非遗——因体验厚植文化情怀

712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的万象归春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市秦淮非遗馆展开一系列调查研究,探究非遗文化对于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

在与非遗馆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欣喜地发现,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家长们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孩子们通过听老师讲解,观看白局演出,学习表演形体动作和白局经典片段,感受白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旧时王谢堂前燕”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同时,工作人员也痛心地表示,白局表演缺乏平台,白局的学习者也缺少底蕴的积累,白局的传承与发扬仍然面临困境。


可视化分析——用实践探寻传承新径

为了使理论推断具有实证依据,团队自630日至715日累计投放400份线上问卷并进行回收,共计有效问卷344份,问卷填写者年龄区间为1535岁。通过数据分析,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了解过非遗,但只有18.27%表示“比较了解”,其余受访者表示了解仅浮于知晓有此项非遗。其中,通过红色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的受访者占29.21%,通过非遗了解红色文化的占59.34%。可见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传播力度尚欠缺,两种文化的交互式影响比较显著。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非遗是经过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洗涤、积淀与传承下来的珍贵财富,是承载中华文化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靓丽名片,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何让传承文化的观念成为大众共识?如何让文化产业发展更适宜本地特色、走出创新之路?如何让非遗文化融入日常人们的生活?南京审计大学“万象归春”社会实践团队提出这样的思考。

华夏五千载文明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化本身的继承,更是其包含的文化内核和精神财富的弘扬。在实践中,团队成员体味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绝伦,感受到了当代青年应该承担起的文化传承重任。

以星火为续,守黎明之约。哪怕前路漫漫,非遗文化终将在新时代、在民间、在无数华夏儿女的接力传递中重新绽放璀璨——皲裂的手牵起稚嫩的,便有了传承。

 

撰稿/邓苏秦 孙佳元 沈丽萱

图片/金太宇